德阳百万人口大县减少24万人去哪了?

点击     0评论

最近,四川省和德阳市各区县市的人口普查数据都出炉了,挑拣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数据来摆一摆。

想看完整版数据的敬请私聊。

10年间,中江人口少24万
全市常住人口为3456161人,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减少159598人,下降4.41%,年平均下降0.45%。


6个区(市、县)中,常住人口超过90万人的有1个;常住人口在60万人至90万人之间的有2个;在30万人至60万人之间的有2个;少于30万人的有1个。常住人口居前三位的区(市、县)是中江县、旌阳区和广汉市,合计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69.45%。



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6个区(市、县)中有2个常住人口增加,分别是旌阳区增加93119人、广汉市增加35017人。其余4个常住人口减少,分别是罗江区减少3097人、什邡市减少5983人、绵竹市减少37910人、中江县减少240744人。


前段时间四川全省的人口普查数据发布,常住人口最多的当然是成都,人口首次超过两千万,达到2093.78万,是全国继重庆、上海、北京之后第四个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城市。十年间增加了581.9万人,增幅达到38.49%,是全国常住人口增幅最高的城市之一。

成都在迅猛的增加人口,但其他城市就是两级反转了。21个市州中有13个城市人口减少,说明人口向中心城区聚集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,成都首部城市的虹吸效应也是在愈渐扩大。


而中江和德阳,就像是成都与其他市州市。尤其是在中江房价已经跟德阳相差并不大的情况下。就拿5月份的备案价格来比较,中江备案均价6181元/㎡,旌阳区备案均价约6252元/㎡,德阳主城区备案均价约7810元/㎡。


10年时间德阳总人口减少约15万,6个县市区中旌阳区和广汉人口在增加,罗江和什邡少量减少,绵竹市减少37910人,减少最多的是曾经唯一的百万人口大县中江,减少了240744人。



可能很多人都有个感受:来德阳买房的中江人非常多。


是的,老乔也是中江人,从上初中就来了德阳,身边陆续来德阳买房的亲戚朋友也并不在少数,如果说感受不准确,数据结合看一看。


2019年我们曾经对德阳当时近12个月成交中的10274套房源进行客群调查,发现中江的占比已达到11%,是所有德阳县市区中占比最高的。


但是这24万人口也仅仅只是外出买房了吗?当然不是,不要忘记了,中江是劳务输出大县,由于人口普查统计口径中,常住人口定义有一条是“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。”,外出打工的人都是正月走,正月回,自然不算在了此列中。

然,回到我们的主题上,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,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自得,大城市里是更多的资源、机会,就像成都,为什么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去当蓉漂?因为机会和资源都不一样的。

但是,相对的,现在的成都,教育、医疗、交通等等各方面的资源都被抢得更厉害,就像前段时间,成都的小学报名,碎了多少外地来蓉的人儿们的心?


看吧,如果要享受大城市的红利,就要承受大城市的压力,人多意味着教育内卷,有些地方学位房买了也未必有学位,这种情况根本都不用来大城市举例。就说德阳,每年都在发布小学预警,也就意味着你买了房都不一定能被录取到你想的那所小学,一级预警的小学,第一顺位都没录完就完成了招生计划了,而持居住证的就更不用想了。
是不是把大家都说得焦虑了?但,这是事实。


男多女少,催婚压力不小



全市常住人口[2]中,男性人口为1736923人,占50.26%;女性人口为1719238人,占49.74%。人口性别比(以女性为100,男性对女性的比例)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.15下降为101.03。



依然是男多女少的现状,各位年轻的朋友们,被催婚的压力应该又会增大了吧。


老龄化社会,年轻人还不愿生



全市人口年龄构成

全市常住人口[2]中,0-14岁[3]人口为451296人,占13.06%;15-59岁人口为2112656人,占61.13%;

60岁及以上人口为892209人,占25.81%,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9883人,占20.25%。

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0-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.05个百分点,15-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.61个百分点,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.56个百分点,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.59个百分点。


现在知道为什么国家要出台 三胎政策了吧?数据还只是体现当下的情况,而到了适婚适育年龄的年轻人还大多数都不着急生育,甚至不愿意生育,加上20世纪末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0%,进入老龄社会,预计“十四五”末期将由轻度老龄化转入中度阶段(占比超过20%),在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阶段(占比超过30%)。

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,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,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,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,缓和代际之间矛盾,增加社会整体活力,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。



城镇化提高,农村人口减少



全市常住人口中,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34382人,占55.97%;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21779人,占44.03%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城镇人口增加440389人,乡村人口减少599987人,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.65个百分点。




6个区(市、县)常住人口中,城镇人口比重在60% 以上的有1个,在50% 至 60%之间的有4个,在50% 以下的有1个。



全市常住人口中,人户分离人口为930907人,其中,市辖区内人户分离[7]人口为174897人,流动人口为756010人。流动人口中,跨省流入人口为80239人,省内流动人口为675771人。

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人户分离人口增加465603人,增长100.06%;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26340人,增长260.19%;流动人口增加339263人,增长81.41%。

可以看出,德阳人口从农村像城市迁移还是很明显的,说明城镇化率还在稳步提高,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城镇人口增加44.04万人,乡村人口减少60万人。

人随产业走,资源和机会才是王道
最后。


即便是大型城市人口已经高度集中,资源分配不均,也依然能吸引人们前赴后继,为什么?归根结底,都是因为这些城市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。


从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来看,是人随产业走、人往高处走,就像是在全国的人口普查中,人口在往东部和中部集聚,而东北地区人口下滑明显,也从侧面说明了东北吸引力不足,引发了有关东北是否应该谨慎入场的讨论。


在大城市抢人愈发明显的当下,意味着我们已经步入了人口存量竞争的时代。核心城市都已经开始加入“抢人”队伍,未来中小城市人口流出的压力还会更大。


放在德阳来看,之所以大力的推进成德眉资,各方面融入同城化,并且大刀阔斧的进行产业转型,除了是要创造出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吸引外来人才,更重要的,是要留住德阳本地的人,满足工作在成都,也能住在德阳。



友情链接

请填写正确的信息领取优惠
限时领取优惠券